刘莉
【摘要】跟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与我国传统文明的彼此交融也被逐渐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重视,这使得人们关于我国传统文明的含义和价值发生了新的知道。我国教育部与2014年颁布施行了《完善中华优异传统文明教育辅导大纲》,其间要求各类各级校园强化教育工作中的我国传统文明,这也为我国传统文明在中医学教育中的使用供给了辅导。
【要害词】我国传统文明;中医学;教育
中医学是以生命和人文为根底的一门学科,我国传统文明是中医学开展的跟进,也是中医学不断开展的动力。中医学是一种人文与科学两层特色一起具有的医学理论系统,具有明显的名族特征,其开展需要以博学多才的我国传统文明为跟进,并从中汲取精力营养。可是,在我国当今的中医学教育范畴,许多学生都通过数、理、化等现代科学的长时间熏陶,逐渐构成了概念化、逻辑化的思想办法和知识结构,因而关于我国传统文明的了解和汲取较差,也不熟悉我国传统文明所推重的思想办法和习气,关于中医学理论的了解能力较差,乃至彻底失掉爱好,所以,在中医学教育中融入我国传统文明,关于中医学的开展以及人才的培育都具有活跃的含义,也有助于学生名族自信心和文明认同感的增强。
1 协助学生树立中医思想形式
1.1 体会思想
体会思想指的是人们在日常活动过程中,以各类经历的归纳、分类、比较和堆集为根底取得定论的一种思想形式。中医学的思想办法一般源自于我国传统哲学,其实质有在于生命哲学,我国传统哲学都是以精力、元气、阴阳、生、心、情、意、性等生命体会直接相关内容为根底开展而来的,通过由外至内,由此及彼,沙里淘金,去伪存真的思想过程,逐渐树立起各类事物与人类之间实质联络的知道网络,终究通于六合、返归心里,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
1.2 辨证思想
关于阴阳这一辨证敌对范畴及概念的知道是中医学理论的初步和来源,阴阳两者之间是彼此平衡、此消彼长、彼此限制的一致体,两者一起构成了中医辨证逻辑系统。依照阴阳消长转化、敌对限制、动态平衡的逻辑关系对人体生命运动的各个节段、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敌对运动进行规律性剖析,可以取得一个逐级敌对剖析式的辨证逻辑系统。针关于疾病不同开展阶段的患者,施行相应的办法进行医治,就是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也是传统哲学中朴素辨证法思想的表现[1-2]。
1.3 全体思想
中医学范畴中的全体思想指的是社会环境与天然环境的一致、人体本身完整性与一致性的结合,这也是中医学范畴中我国传统文明的具体表现。在“天人相应”理念的辅导下,中医学理论首要会将天然与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全体,但人又是天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全体思想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办法,存在于疾病医治、摄生、辨证、治疗、病理和生理的各个方面。全体思想是中医学辨证思想和古代唯物论的重要表现,我国传统文明特征明显,也是一项重要的我国传统思想办法[3-4]。
1.4 意象思想
意象思想可以深入解说我国传统哲学的本源,也是一种独具特征的我国传统文明思想办法,在我国传统文明于中医学教育彼此交融的过程中,意象思想可以为学生供给一种意象的思想形式,例如,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等都是对中医发生深入影响的思想办法,也为中医学“以象定脏”思想形式的构成奠定了根底。中医意象思想契合传统思想办法动态变易、直觉感悟的及一致全体的特征,其前言为标志、类比的办法,可以对人体病理变化和生理功能进行灵敏把握,也可以完成关于疾病治疗、表现和生命现象的动态、全体考虑,这一思想办法可以疏忽逻辑的影响,因而也是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中医学思想办法,有助于中医学学生关于患者疾病构成愈加全体的知道,并与客观逻辑相结合,确保治疗活动的准确性。
2 加强学生传统医德培育
传统医德是中医药文明的要害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宝贵财富。传统医德坚持“贵义贱利,自正己德”的根本原则、“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精力价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思想实质以及“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坚定信念,因而带有理性的光芒和人道的亮点。在中医学开展的数千年以来,传统医德都为医者供给了不断改进医技,树立品德的精力动力,这正契合我国传统文明尊重人生命的实质。我国传统文明着重修身文明,而这一理念在传统医德中也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传统医德着重人的涵养、行为事情医技慎独精力,这都是品德自律精力的表现。另一方面,仁术也是传统医德的中药内容,契合医学范畴的工作特征和功能特色,是维系整个传统医德系统的重要内容。《本草纲目·序》中从前说到:“夫医之为道,正人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这不仅是儒家行医治病中仁术精力的重要实践,更是“仁”理论的充分表现,将“仁”和“医”两者融为一体,可以表现医师工作“救苦救难”的特征[5-6]。
3 激起学生的学习活跃性
中医学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中医考虑办法以及“师从天然”学习态度的培育,可是,从以往的教育办法和习气来看,新文明运动曾经的中医学教育,首要在于我国传统文明教育,而在西方文明逐渐浸透今后,中医学教育的意识形态和知识结构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国传统文明知识结构中以文、史、哲为主的教育内容和结构逐渐转化为了以数、理、化为主,而这也是西方科学知识结构的中药代表,并在此根底上树立了数量概念理论以及剖析复原的思想办法[7-8]。
从现在的中医学教育形式来看,尽管学生根本可以把握教育的内容,可是,在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下,在学生实在进入临床阶段今后,其仍然会呈现手足无措的状况,乃至是质疑中医学临床效果,而讲堂上学习到的内容逐渐变成了敷衍考试的东西,缺少实践的使用价值,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活跃性。从当时我国教育系统的全体状况来看,现已根本没有了针对我国传统文明思想办法、才智和哲学的教育内容组织,这就会导致学生关于我国传统文明逐渐疏远,乃至被彻底以往。因而,在中医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系统之中,都应愈加重视我国传统文明内容的使用,在其间融入我国传统文明思想习题,然后深化学生关于中医学的领会和了解,激起学习的活跃性,完成中医学的开展和传承[9-10]。
4 总结
综上所述,将我国传统文明使用于中医学教育中,有助于向学生阐明人体疾病治疗和病理的客观规律,汲取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精华,对生命现象进行愈加客观的解说,一起,也有助于学生传统医德的培育,将传统文明融入其精力内核之中,然后愈加深入解说本乡文明印迹。关于中医学学子而言,我国传统文明的学习有利于其间医思想形式的树立,构成传统医德,激起学习的活跃性,终究促进中医学的开展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赵敏.加强中华传统文明教育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本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05):789-790.
[2]王艳春,任旷.寓人文精力与医学教育的实践之中[J].我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08):106-107.
[3]杨泽寅,曾红,陈晶.论道家医学道德对医学教育的含义与价值[J].教育教育论坛,2015,3(39):9-10.
[4]袁纲,李和伟,张荣兴等.在德育中融入中医药优异传统文明的实践与考虑[J].中华医学教育探究杂志,2013,12(10):1078-1079.
[5]吕庆建,毕于建.完善医学生优异传统文明教育的考虑[J].西北醫学教育,2016,24(02):263-264.
[6]赵仁龙,任杰.隋前正史医事道德探骊[J].我国医学道德学,2015,28(04):507-508.
[7]金丽.中医学教育不可或缺文史哲见识之考虑[J].光亮中医,2015,30(04):903-904.
[8]杨国利.医学人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J].医学与哲学,2013,34(10A):30-31.
[9]梁晓春.寓传统医德于医学院校的中医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探究杂志,2011,10(01):71-72.
[10]潘秋平.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与传统文明的救赎[J].中华医学教育探究杂志,2013,12(03):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