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

四川友谊医院王小辉医生提示: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癌-医学科普

[2025年10月29日 18:56] 来源: 网络 编辑:小编 点击量:2787
导读:临床发现,不少人在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会立刻陷入恐慌。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王小辉主任明确表示:数值升高不等于患癌,关键在于要结合自身情况科学解读,避免盲目焦虑。王

临床发现,不少人在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会立刻陷入恐慌。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王小辉主任明确表示:数值升高不等于患癌,关键在于要结合自身情况科学解读,避免盲目焦虑。

王小辉主任指出,常用肿瘤标志物的“正常范围”与“有意义升高值”有明确界限,轻微超标通常不具临床意义:

甲胎蛋白(AFP):正常200ug/L 为有意义升高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正常4ug/L 为有意义升高

癌胚抗原(CEA):正常6ug/L 为有意义升高

糖基抗原CA199:>正常100KU/L 为有意义升高。

只有超过上述阈值,或动态监测中持续大幅上升,才需进一步排查。

升高≠癌症,这些良性情况更常见,王小辉主任强调,许多非肿瘤因素也会导致指标轻度升高,例如:

AFP升高:常见于肝炎、肝硬化或妊娠;

PSA升高:可能与前列腺炎有关;

CEA升高:可见于肠道息肉、吸烟或炎症;

CA199升高:可能源于胰腺炎、胆囊炎等。

因此,仅凭单项指标轻度升高,不必过度焦虑,应结合个人症状与病史综合判断。

四川友谊医院肿瘤科建议--高危人群重点排查

如有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患有慢性肝炎或胃肠息肉等,一旦标志物接近或超过临界值,建议尽快就诊,进行针对性检查。

伴随症状不容忽视:即便标志物正常,若出现便血、消瘦、持续咳嗽或乏力等“报警症状”,也需及时就医。

非高危人群动态观察:若无不良症状、不属于高危人群,且仅为轻度升高,可先调整生活方式,1–3个月后复查。若指标回落或稳定,通常为良性因素所致。

肿瘤标志物仅是健康筛查的线索之一,发现异常不必恐慌,及时寻求专业评估才是关键。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查看更多: 品牌医学
lv

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