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说过眼睛瞪得像铜铃,但你不一定感受过嗓子肿的像铜铃。
近日,很多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突发咽喉炎后的症状,话题#全国性咽喉炎#也引发了网络热议。
“我感觉嗓子肿的像铜铃,有谁中了失声病毒?”
“不痛不痒就是不舒服,说两句话就没声了,声音哑的跟要死了一样,跟直径距离不足两米的同事只能打字交流,我是真笑了”
喉咙痛到“失声”,这波病毒难道是冲嗓子来的?

针对网络热议的“新病毒”问题,多位呼吸科专家表示,近期门诊嗓子疼的就诊率确实有所增加,但并未发现“新病毒”,大多数出现嗓子疼症状的患者普遍为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比如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并未发现大规模流行的新病毒。
咽喉是我们身体的第一道防线,病毒或细菌经过呼吸道后率先受到攻击的就是咽喉,因此即使是普通的病毒或细菌,也会引起咽喉部的不适,出现嗓子疼、“吞刀片”、“宝娟嗓”等症状。
那么,喉咙痛到“失声”如何缓解呢?
首先要弄清导致喉咙痛的原因,究竟是病毒感染导致还是细菌感染导致,又或者出现了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
一般病毒感染后具有自愈性,多喝水,并且注意观察症状,如果连续3天没有改善或出现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病毒药物、消肿止痛药物等进行治疗。
而细菌感染一般比病毒感染症状较严重,患者可能会有发热,咽喉部严重红肿等情况,这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比如临床常用的清利地喹氯铵含片。
清利地喹氯铵含片是一种非抗生素的季铵盐类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抗菌谱较广,对口咽常见的致病菌(如链球菌、金葡菌等)杀菌作用强,含服后30分钟即可发挥疗效。而且经实验证实,地喹氯铵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疗效明确,症状缓解明显,总有效率可达80%以上。局部用药,作用更强,有助于症状的快速缓解,由于只在局部发挥作用,全身不吸收,因此不会额外的全身副作用,更加安全。可能有的网友习惯自己去买点抗生素来“杀菌消炎”,而实际上这并不是专业医生所提倡的,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会带来很多安全性隐患。
在日常生活中,咽喉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有很多人被咽喉炎困扰过,但出现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即可,不要过度猜测,避免引起心理上的焦虑,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专业医生会根据个体的病情,给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助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