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不是也这样想过:“只要没在马桶里面看见刺眼的红色,就肯定没有便血,我的肠胃、肛门就没啥问题?”可是事实真是如此吗?西安东大肛肠医院肛肠科叶会则主任来带大家了解。

便血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1、不是所有便血都是鲜血
医学上的便血说的是我们的消化道出血以后,血液随着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的现象。
这些血液的颜色可能是鲜红色,可能是暗红色,可能是黑色的,甚至我们肉眼都看不见血液的颜色。
它与出血的位置在哪里、出血的量和血液在肠道里面停留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2、黑色的便血
便血的颜色也可能是黑色的,而且是那种黑得发亮,还黏腻的状态,就像是路边的柏油一样,所以医学上也把这种便血称为柏油样便。
出现这种情况,出血的位置大概率是胃、食管、十二指肠这些地方,因为这些部位比较高,在肠道里面停留的时间更长,血液被消化的程度也更大,所以就呈现黑色,而不是那种红色的。
3、很隐蔽的潜血
还有一种便血更隐蔽,我们的肉眼都看不见有血,大便的颜色也和平时差不多,但实际上呢,我们的肠道一直在慢慢的出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便潜血。
虽然量少,但是因为混在粪便中肉眼难以察觉,长期下来还是有慢性失血的风险,导致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的症状。
这些情况不是便血
也不是所有的大便颜色异常都是因为便血,有些是因为食物而出现的,有些是因为药物而出现的。
比如吃了红心火龙果、甜菜根、桑葚这些天然色素含量很丰富的食物,大便就有可能会变成红色,看起来就好像便血了一样,但是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这种红色一般都是均匀分布在大便中,而且也没有腹痛、乏力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只要停止吃这类型食物1-2天后,大便的颜色就正常了。
还有就是吃了动物血,比如鸭血、猪血,还有动物的肝脏,或者是服用了一些药物,比如铁剂、铋剂,大便的颜色就可能会呈现黑色,但是停止吃这些食物或者停药以后,大便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肉眼看不见便血,该怎么发现?
既然便潜血我们肉眼看不见,那怎么才能及时发现呢?关键就在于主动筛查,特别是那些高危人群:
定期做便潜血实验
便潜血实验是最基础的筛查手段,只需要取一点大便样本就可以了,没有创口,方便快捷,成本也低,很适合作为常规的体检项目,建议普通人每一年都做一次筛查一下;如果您是有肠道家族史,或者长期便秘、腹泻的人,可以每半年就做一次。
40岁以上的人定期做胃肠镜检查
到我们40岁以后,就是结直肠息肉、结直肠癌等疾病的高发阶段了,而这些疾病是能引起便血的,能从早期的便潜血开始,到后面的大便带有明显的血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建议40岁以后把胃肠镜纳入到体检项目中的原因,定期做胃肠镜检查,不仅能发现病灶,还能直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