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摘要】意图 调查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医治作用。办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50例,将其随机分为钙离子拮抗剂组、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组、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组、β受体阻滞剂组、利尿剂组各50例,对其医治作用进行调查和比较。成果 钙离子拮抗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β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利尿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组间差异无核算学含义(P<0.05);降压作用比较,钙离子拮抗剂组降压作用最佳,但四组间差异无核算学含义(P>0.05)。
定论 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获得的医治作用适当,临床可结合本身及患者实践针对性选用。
【关键词】心内科;抗高血压药物;医治作用
【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07..02
高血壓是一组以动脉压继续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以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患病集体多以中晚年人群为主但近些年来低龄化趋势显着[1]。当血压长时间处于偏高状况时简单引发心脑血管病变且为其独立危险要素,所以操控血压尤为重要[2]。现在临床中运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品种多样,其所获得的作用纷歧,怎么选取成为困扰临床医治作业打开的扎手问题。鉴于此,本次研讨环绕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医治作用打开调查,现内容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50例,将其随机分为钙离子拮抗剂组、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组、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组、β受体阻滞剂组、利尿剂组各50例。钙离子拮抗剂组中男39例、女11例;年纪44~60岁,均匀年纪(52.20±1.20)岁;病程2~8年,均匀病程(4.20±0.33)年。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组中男40例、女10例;年纪42~60岁,均匀年纪(52.25±1.21)岁;病程2.5~8年,均匀病程(4.22±0.30)年。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组中男38例、女12例;年纪42~60岁,均匀年纪(52.15±1.25)岁;病程2.2~8年,均匀病程(4.21±0.34)年。β受体阻滞剂组中男41例、女9例;年纪44~62岁,均匀年纪(52.18±1.22)岁;病程2.4~8年,均匀病程(4.21±0.31)年。利尿剂组中男37例、女13例;年纪44~61岁,均匀年纪(52.17±1.23)岁;病程1.8~8年,均匀病程(4.24±0.31)年。归入规范:(1)均为原发性高血压者;(2)为兼并其他全身严峻器质性疾病者。扫除规范:(1)既往有钙离子拮抗剂、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过敏史或忌讳者;(2)不同意此次研讨方案者。五组患者一般材料差异无核算学含义(P>0.05)。
1.2 办法
五组高血压患者均承受为期2个月的医治,钙离子拮抗剂组口服硝苯地平30 mg/次、1次/d。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组口服依那普利10~20 mg/d,迟早两次服用。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组口服缬沙坦80 mg/次、1次/d。β受体阻滞剂组口服美托洛尔,100~200 mg/d,迟早两次空腹服用。利尿剂组口服厄贝沙坦50 mg/次、1次/d。
1.3 调查目标
选取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压作用作为调查目标,不良反应内容包含厌恶、腹泻、皮疹;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
1.4 核算学办法
本次研讨中所有数据均选用SPSS 17.0核算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材料以“x±s”表明,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百分数(%)表明,选用x2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核算学含义。
2 结 果
2.1 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钙离子拮抗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β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利尿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组间差异有核算学含义(P<0.05)。见表1。
2.2 五组血压操控作用比较
降压作用比较,钙离子拮抗剂组降压作用最佳,但四组间差异无核算学含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现在心内科临床针对高血压的用药医治主要以钙离子拮抗剂为主,但亦有服用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的报导[3]。现在现有研讨成果中关于五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报导多是经过核算各类药物的用药频率、用药频度来获得药物使用指数进行点评,并未触及医治作用的横向比较[4]。所以环绕此方面内容打开研讨关于高血压的用药医治而言具有重要含义。
本次研讨证明,在降压作用比较上钙离子拮抗剂组获得的作用最佳,这也是该类药物在临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原因之地点,可是与其他四类抗高血压药物比较,组间差异无核算学含义(P>0.05)。提示临床五类抗高血压药物均可以获得抱负的降压作用。在用药安全性比较上,钙离子拮抗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血管严峻素转化酶抑制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血管严峻肽Ⅱ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β受体阻滞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利尿剂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组间差异有核算学含义(P<0.05),该成果表明各类抗高血压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医治作业中可根据患者实践情况合理选用。但是,因为当前此方面研讨报导较少,本次研讨所得结论尚需求大样本、多随机对照中心的研讨予以支撑。
综上所述,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获得的医治作用适当,临床可结合本身及患者实践针对性选用。
参考文献
[1] 李 娟,李晓端,韩 萍,等.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医治晚年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比较[J].我国晚年学杂志,2015,22(19):5492-5494.
[2] 嵇仁华.不同降压药物对高血压医治的临床作用调查[J].国际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1(86):175.
[3] 谭国英.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讨论[J].我国社区医生,2015,10(12):17-18.
[4] 刘大联.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讨论[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5(20):93-94.
本文修改:吴宏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