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1 月 14 日,一位年仅 9 岁且饱尝缓慢肾功能衰竭摧残(尿毒症期)的长沙县女孩黄静(化名),在承受了国内年纪最小的器官捐赠者——仅出世两天的女婴的双肾捐赠,并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结了移植手术后,顺畅恢复出院,踏上新的人生旅程。
图 出院前,黄静和妈妈同医师合影
这位出世仅两天的器官捐赠者因严峻疾病,在 2015 年 12 月 11 日仓促完毕了时间短的人活路。沉痛中,其爸爸妈妈含泪捐赠了孩子的双肾,并被分配给了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等候移植的黄静。
黄静在 3 岁时就被检查出患有缓慢肾炎 IgA 肾病,逐渐发展到缓慢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2 年前开端进行腹膜透析,一向在等候承受移植。长时间病痛摧残,使其生长发育严峻滞后,现在 9 岁的她身高体重仅相当于六七岁儿童的正常规范。
黄妈妈介绍,黄静在移植前全身浮肿,承受医治后根本每 4 个小时要做一次腹透。在长时间等候移植的过程中,不只使孩子精力和身体遭到摧残,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总算比及肾源了,我很高兴也很感谢。期望孩子好好读书,健康生长,今后有才能报答社会。」黄妈妈说。
2015 年 12 月 12 日,在彭龙开主任的带领下,彭风华、余少杰、高陈等组成的博士团队为黄静施行了肾移植术。术后她的尿量增加到每天 1500 ml 左右,血肌酐从术前>600 μmol/L 逐渐降至 170 μmol/L,且在持续下降,术后饮食精力状态一向都很好。直至 2016 年 1 月 14 日,黄静恢复出院。
「供体是一位出世仅 2 天、体重 3.5 公斤的新生儿,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年纪最小的器官捐赠者。」彭龙开教授介绍,该新生儿肾脏长度不到 4 公分,略比成年人大拇指末节稍大,因为血管细微,输尿管矮小,这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和增大了失利危险。
「咱们挑选了分离式移植和血管缝合等手术方法,进步移植成功率和尽可能让肾脏匹配受者。」彭龙开教授说。新生儿肾脏在移植术后 3 月内会据人体需求持续生长,承受移植后的受者肾功能最终会彻底正常。
据悉,儿童肾移植因为受者年纪小,髂血管细微,且供者多为低龄儿童,手术难度极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一向被国内外移植医师视为应战,现在国内仅少量医院能够展开。新生儿器官捐赠在国内更是寥寥无几。
2015 年湘雅二医院共完结肾移植手术 248 例,其间 11 例为儿童肾移植,数量居全国前三,并在国内首先提出儿童器官捐赠获取及儿童肾移植的「湘雅二院规范」,一起在世界上创始性地提出使用腹主动脉远端做流出道的双肾整块移植这一新术式,成功的处理了儿童肾移植术后血栓栓塞这一世界级难题,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也为更多的儿童尿毒症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