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山
【摘 要】意图:评论中西医结合医治排泄型中耳炎的临床作用。办法: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45例排泄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讨目标,随机分为中西医组(n=23)和西医组(n=22),西医组使用西药进行医治,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丹方,比较两组患者的医治作用。成果:中西医组的康复率、总有功率分别为73.9%、95.7%,均显着高于西医组的40.9%、77.3%,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含义。定论:临床医治排泄性中耳炎选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用进步医治作用,到达标本兼治的意图,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用的医治办法。
【关键词】中医;西医;排泄性中耳炎
排泄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耳聋或鼓室积液为首要特征的一种非化脓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多因咽鼓管堵塞所造成的。听力下降是本病的首要体现,其具有病况重复、拖延难愈的特色[1]。西药医治本病有必定的作用,但整体作用不甚满足,长时间用药还会引发多种毒副反应。我院在排泄性中耳炎的临床医治中,选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取得了较好的作用,现报导如下。
1 一般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5例(80耳)排泄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讨目标,一切患者均契合排泄性中耳炎确诊规范。临床症状:听力下降、自声增强、耳痛耳胀、耳内堵塞感等。其间男性27例,女人18例,年龄在12~68岁之间,均匀(30.5±2.9)岁,病程在3d~4年之间,均匀(7.5±2.1)个月。随机分为中西医组(23例、42耳)和西医组(22例、38耳)。两组患者的一般材料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办法
西医组:进行鼓膜穿刺,将积液抽出,并向中耳腔内注入20mg曲安奈德(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2)。口服用药:罗红霉素(陕西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810),150mg/次,2次/d;口服泼尼松(上海华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00),10mg/次,3次/d,继续服药2周。
中西医组:在西医组医治基础上,加用中药丹方。方由茯苓、当归、黄岑各15g,桔梗、柴胡、菖蒲、香附、地龙、苍耳子、泽泻各12g,丹参16g,白术18g,川芎10g,甘草6g,车前子、山药各8g组成,兑500ml清水,煎煮后取200ml药液温服,每日1次,每日1剂量,7天1阶段,继续医治2个阶段。 1.3 作用点评
医治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作用进行点评。康复:鼓膜无内陷,色彩正常,活动杰出,临床症状彻底消失,听力彻底康复,鼓室内无积液,声导抗曲线图为A型;好转:鼓膜活动、色彩状况有改进,临床体征及症状显着缓解,鼓室内有少数积液,声导抗曲线图为B型,听力有所康复;无效:鼓膜色彩无变化,鼓室内有积液残留,症状及体征无改进,声导抗查看成果无变化,听力无任何康复。
1.4 统计学办法
选用软件SPSS18.0对研讨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数据比较选用t查验或x2查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中西医组的康复率为73.9%,显着高于西医组的40.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中医系组的医治总有功率为95.7%,西医组为7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详见表1。医治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呈现任何不良反应,医治前后的肝肾功能目标无显着性差异。
3 评论
在祖国医学中,排泄性中耳炎属耳闭、耳胀领域,发病初期多为耳胀,风邪侵袭、经气痞塞为耳胀病因[2]。邪毒停留、病况拖延是导致耳闭的首要原因,其可累及脏腑,导致脏腑虚损,循经上犯则结于耳窍,气血瘀滞,堵塞头绪,是为真假搀杂证[3]。临床医治以利湿聪耳、通窍开闭、活血化瘀为主。现在,在排泄性中耳炎的中医医治方面已有很多研讨,据相关文献报导[4],与单用泼尼松、罗红霉素医治的患者比较,加用黄龙通耳丸的排泄性中耳炎患者的总有功率显着更高(P<0.05)。
黄龙通耳丸首要由桔梗、茯苓、白术、柴胡、丹参、菖蒲、当归、川芎、黄岑、香附、地龙、山药、车前子、甘草、泽泻、苍耳子等组成。其间茯苓、白术、泽泻具有利湿健脾之成效;桔梗能排脓祛痰、引药入肺、通窍滑湿;菖蒲具有通窍活血之成效;川芎可开郁行气、活血止痛;当归可扶正固表、养气活血。诸药共奏利湿聪耳、通窍开闭、化瘀活血之成效。本次研讨成果显现,中西医结合组的康复率、总有功率,均显着高于西医组,P<0.05。这一成果与前述文献报导相符。由此可见,临床医治排泄性中耳炎选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用进步医治作用,到达标本兼治的意图,且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用的医治办法。
参考文献
[1]肖小玉,陈国春.从肺论治排泄性中耳炎的中西医理论及使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9):290-292.
[2]李华.通窍胶囊合作激素医治急性排泄性中耳炎临床作用调查[J].有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88-89,92.
[3]郑文.中耳炎的中西医医治剖析[J].我国伤残医学,2013(05):31-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