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建军
治病吃药这是常有的工作,但有时分会遇到医师根据患者的病况,开出的处方医嘱与阐明书上的运用不一致。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一般药品阐明书上都有药物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内容。这些都是经临床验证总结起来的,也是医师治病开处方的根据。但药品阐明书上讲的都是一般的、一般的准则,很少介绍特别状况,再说人体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病况轻重不同,病程长短各异,所以用药状况不能千人一面。
不论是按阐明书,仍是听医师的,作为患者都应养成阅览阐明书的习气,当发现两者不一致的状况时,首要应向医师咨询。假如医师能够解说这是特别的用法并表明对此担任,则可遵医嘱,由于医师是有法律义务对其医疗行为担任的。
1.药物剂量最好听医嘱
刘先生7个月大的儿子近来有些咳嗽,就诊后医师就给开了1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125毫克/袋),叮咛每天吃3次,一次半袋。回家后,刘先生读阐明书时发现该药的运用阐明为:“小儿按体重一日20~40毫克/公斤服用”。刘先生儿子体重超越8公斤,若按此规范, 一次要吃一袋多。刘先生向医师咨询,医师坚持要他遵医嘱。
剖析:药品阐明书上标明的服药剂量是整个人群的均匀用量。详细到每个人,依照患者年纪、体重、病况等不同,用量会有所不同。因而医师经过诊断后开出的用药量或许会比阐明书上的用药量少或许多。不过,偶然也会呈现医师开错剂量的状况,因而,假如对用药剂量有疑问,应及时向医师咨询。
2.显着过错要提出质疑
李女士5岁的女儿患了伤风,医师查看后开了口服青霉素。回家后,李女士看了一下阐明书,阐明书上清楚地写明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而孩子没有做过皮试,不知道是否对青霉素过敏,这药是吃仍是不吃?
剖析:医师在开口服青霉素时,未问询患者的过敏史或提示其先做皮试,不只与阐明书不符,也与医治惯例不符。医师不免对阐明书存在了解上和回忆上的误差, 患者吃药前应仔细阅览阐明书,一旦发现不一致的状况,要向医师提出质疑,假如医师不能够给予充沛解说,则该医师有必要承当相应职责。
3.医师能解说清楚应予以信赖
60岁的林女士因喉咙红肿就医,医师给她开了抗生素。林女士拿到药后,发现阐明书上写着主治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并没写能治呼吸系统感染。她忙去问医师,医师告诉她,该药经临床试验证明,医治呼吸系统感染作用杰出,仅仅原阐明书没有更新,林女士这才放心运用。
剖析:依照《处方管理办法》规则,医师在特别状况下有超阐明书规则运用药物的权利,可是这有必要有充沛的根据,而且医师要经过再次签名来表明对其担任。因而,假如医师能够解说这是特别的用法并表明对此担任,则能够信任医师,遵医嘱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