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新云 赵先平 谭周进 虢剑波
摘要:中医药文明旅行是以丰厚的药物资源和博学多才的传统中医药文明为旅行内容,让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取得中医药常识和体会中医药文明,具有健康、特征杰出等长处。马王堆汉墓具有中医药文明价值高、地理方位好、旅行欣赏条件优胜等优势,是长沙市开展中医药文明旅行的一个要点景点,具有很好的中医药文明旅行价值。
关键词:马王堆汉墓;中医药文明;文明旅行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4.02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4-0004-03
Analysis on Tourism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of 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 XIAO Xin-yun, ZHAO Xian-ping, TAN Zhou-jin, GUO Jian-bo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410208, 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cultural tourism, with the trait of health and unique features, is based on rich resources of medicine and profound TCM culture. TCM cultural tourism focuses on making tourists get TCM knowledge and enjoy TCM tourism activities. 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 a key scenic spot to develop TCM cultural tourism in Changsha, has advantages of high TCM cultural value with a good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superior geographic and tourist viewing conditions. It has a great value in TCM cultural tourism.
Key words: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cultural tourism
旅行资源是旅行业开展的条件和根底。世界旅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开展,各种内容丰厚、新颖共同的旅行办法和旅行项目也不断涌现,旅行办法正在朝着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开展。依托中医药资源的旅行是依赖于我国丰厚的药物资源和博学多才的传统中医药文明开展起来的新式旅行项目,是以具有药用作用的动植物为旅行目标,集旅行、休假、歇息、摄生、保健、调理、科考、科普、文明文娱、购物为一体,让旅行者在旅行的过程中取得中医药常识和体会中医药医疗文明的旅行活动。跟着“崇尚天然,返璞归真”“健康摄生”“绿色消费”的日子理念在世界各国的日益盛行,世界中医药交易的迅速开展,中医药文明在世界的传达,也使中医药资源的旅行开发存在巨大商机。发掘和合理开发中医药文明旅行资源,是不断增加的旅行需求推进的成果,也是传承发扬和立异中医药、摄生保健传统文明、遍及中医药科学常识、
基金项目:长沙市科技方案(K1303027-41)
通讯作者:虢剑波,E-mail:[email protected]
复兴中医药学的新途径,对开展旅行工业也具有重要含义。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族的墓葬,于1972年头至1974年头被考古学家所发掘,出土了许多丝织物、漆器、乐器、服饰、简册、帛册、帛画、农产品、肉食品及中草药什物等珍贵文物。在帛书和竹简中,包含着丰厚特征的中医药文明资源,充沛开发其间医药文明资源,发掘潜在的巨大旅行价值,有利于宏扬传统中华民族博学多才的中医药文明,并且在湖湘经久锻炼的中医药资源和中医医疗前史的布景下,彻底有可能将马王堆中医药文明旅行资源开发成为湖南旅行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加点。
1 马王堆汉墓的中医药文明价值
马王堆汉墓中有许多医书,如《足臂十一脉灸经》、《扶引图》、《摄生方》、《十问》、《全国至道谈》、《合阴阳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却谷食气》、《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杂疗方》、《胎产书》、《五十二病方》及《杂禁方》等,都是与医药相关的帛书或竹木简,实属中医学之滥觞、湖湘文明之珍宝,遭到中医药学界和古文字学界的高度注重,是现在所知最早的古医书,其间既有中医根底理论作品,也有临床、摄生保健类作品。从文物及其内容来看,汉之前的医学范畴已覆盖了方剂学、诊断学、医治学、脉学、摄生学、扶引气功、经络学及妇产科学等多门学科的常识,其内容非常丰厚。经过医书文献,复原古代医学和古人摄生保健思维,感触祖先才智结晶,不仅对医学探求具有传承含义,更能让心灵穿越古代,享用中医药魅力旅行。马王堆中医药文明价值巨大,所包含的中医药文明旅行价值可让旅行者尽享博学多才的中医药文明,尽享中医药的崇高。
1.1 中医根底理论滥觞
马王堆出土医籍根本建立了中医根底理论的雏形,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脉法、针灸学及“气血”“精气神”等中医根底理论,体现了西汉前期中医开展丰硕成果,一起对后世研讨中医理论也具有重要含义。中医根底理论的精华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早在西汉初期,《阴阳十一脉灸经》就清晰系统总结和记载了十一脉每一脉的首要证候,并作为诊脉的辨证成果,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endprint
三阳为天,三阴为地,三者,天、地、人也。终身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阴阳理论的条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阴阳脉死候》就已清晰提出“凡三阳,气候也。凡三阴,地气也”等。《摄生方》和《杂疗方》均谈到了“精”“气”和“神情之道”。“精”是指人体内的精华,包含血、津、液、营、卫及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而言,而“神情”是指体现于外的精力情色。关氏等[1]研讨发现,马王堆医书记载了十一脉,确立了脉与内脏及其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建立了脉证联系的根本结构。石氏等[2]经过对马王堆出土的三号墓帛书的研讨标明,《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全面论说了十一条经脉的循行走向及相关穴道和相关病症,《足臂十一脉灸经》悉数为向心性,而《阴阳十一脉灸经》开端呈现远心循行,最终“出内踝之上廉”,是我国现在发现最早的经络学说论说。林氏等[3]从马王堆医书比照先秦中医生理观中从“脉”和“实体”的生理观念开展,以为中医整体性的身体观逐步构成及“司外揣内”的藏象和经脉常识日渐老练。
马王堆医书中还有清晰的五行概念,如《胎产方》“四月而水授之,乃使成血,五月而火授之,乃使成气,六月而金授之,乃使成筋,七月而木授之,乃使成骨,八月而土授之,乃使成肤革”具有显着的五行所表论说[4]。
1.2 中医临床
解剖学是一门描绘人体结构和安排结构的学识,为便于叙说各结构之间的相关方位,现代解剖学拟定了标准一致的解剖学姿态、人体切面术语、人体轴术语及解剖学方位术语。现代解剖学中的人体解剖学姿态是“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挨近,足尖朝前,双上肢天然下垂于躯干两边,手掌朝前”。而从马王堆的医学书籍片段记载看,其时的解剖方位术语已臻齐备,体表解剖学名词适当丰厚,体表解剖系统初具雏形。《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从头到脚及由中轴到四肢部位都有具体记载的体表解剖名词,且书中所描绘的解剖方位术语及解剖学姿态,如“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近腹者为前,近背侧者为后,近身体正中矢状切面者为内,远离正中矢状切面者为外”等,与现代解剖学简直相差无几[5]。在医治上,《五十二病方》具体记载了100多种疾病,并配有相应药方200多个,如虿、巢者、伤、癃、痈、蚖、疣等触及毒蛇咬伤、蝎子螫伤、淋病、小儿惊风和腹股沟疝等病的医治办法[6]。如《五十二病方》有一种药物叫“段”,即现在的虾,可温补壮阳,增强膀胱气化功用,对癃病的医治起关键作用。
1.3 摄生保健
摄生是指经过各种办法颐摄生命、增强体质、防备疾病,然后到达延年益寿的一种保健活动。在汉之前,就有各种神丹妙药、寻求长生不老的传奇故事。马王堆汉墓关于摄生记载的医书也许多,可经过了解古人摄生保健,给自己心灵的启示。陈氏[6]经过对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学材料进行摄生分类得出,西汉曾经人们首要经过一些饮食的合理调配、灵药药物的神仙方术和行气以调理身体机能或神经系统、扶引配以呼吸和肢体动作到达摄生意图。有学者更依据民生视觉的中医药文明——以马王堆摄生文明为例,将马王堆医书有关中医摄生高度归纳为聚精、养气、存神,即经过饮食生津、房事保精、扶引行气、养气安神等途径到达摄生的作用[7]。
1.4 药物
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中草药什物有10余种,是现存较早的中草药什物,包含茅香、佩兰、辛夷、高良姜、桂皮、花椒、藁本、杜蘅、姜、朱砂,这些药物也都是现代中医常用的药物。除朱砂外,其他药物大多气味芳香,具有芳香祛湿、通气健脾、防腐灭菌等成效。这些药物在出土时被存放在香囊、枕头和熏炉中,用于防备疾病,调理精力。三号墓中出土的彩绘陶熏炉,通高13.3 cm,口径11.2 cm,盖上镂孔,炉内装高良姜、茅香、藁本和辛夷等,熏烧时就可新鲜空气,祛除秽气,防备伤风等疾病的发作。
1.5 辛追遗体
马王堆汉墓的墓主之一辛追一直以来备受喜爱,许多人都景仰前来一睹历经千年仍保存无缺的辛追仪容。出土时,辛追尸身皮肤呈淡黄色、润泽,肌肉柔软而赋有弹性。专家经过对尸身的查验,发现辛追内脏保存杰出,特别是在电子显微镜下,各种安排的切片胶原纤维保存最好,简直与新鲜尸身没有差异。而辛追之死更是引起了专家的广泛爱好。专家经过解剖验证,辛追生前患有适当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70%的主动脉阻塞,一起还有胆结石。辛追尸身胃部尚留有未消化的甜瓜子138粒半,可见辛追是因为食用了太多甜瓜而引起胆疼痛,继而死于胆疼痛诱发的冠心病。辛追女尸的出土,是世界上初次发现现存时代最长远和保存最好的湿尸,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蜡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别类型的尸身,可谓防腐学上的奇观。
2 马王堆汉墓地理方位价值
湖湘中医文明源源不绝,最早可追溯到西汉马王堆的医书,千年而下,人文湘楚名儒名医辈出。“湖广熟,全国足”“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人到郴州打摆子”等特定的天然、人文、政治、风俗前史文明,成果了湖湘中医药文明旅行的人文资源。其名胜古迹、文明名城、风俗风情、前史传说、名人名篇举目皆是,尤以马王堆汉墓、炎帝陵、苏仙岭、仲景祠、药王殿、南岳衡山世界寿文明节及苗医苗药等可作为湖南中医药文明旅行人文资源的尖端代表,兼有浓郁的湖湘山水特征,有着巨大的开展前景。在具有淳厚湖湘中医药文明旅行的人文资源衬托下,马王堆汉墓又具有中医药文明价值高和人文资源优胜的特色,两者相辅相成。
马王堆汉墓坐落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大约4 km,交通方位便当,且周边的根底设施完善,为远来观赏的游客解除了后顾之虑。
3 马王堆汉墓中医药文明旅行开发战略
现在,马王堆汉墓开发首要面向出土的文物材料展现、辛追遗体的介绍等,对中医药文明旅行区域开发较少。为进一步扩展马王堆汉墓的招引量,进一步进步其价值空间,笔者就此提出如下开发其间医药文明旅行战略。endprint
3.1 增设中医药文明讲堂
首要,马王堆博物馆应针对出土的医书文献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或引入,既可博物馆内人才本身进修,也可引入专家和学者,但有必要是深入研讨马王堆医书至少某一方面的人才。其次,博物馆内管理者应依据观展人流量均匀状况拟定一份具体的讲堂讲座安排表,教学马王堆医书出土的相关中医药常识,讲课办法能够多样化,如什物展现、情形模仿、视屏再现等,并依据讲堂听众的定见进行收拾、完善和进步。
3.2 进步马王堆汉墓的中医药有形价值
可将马王堆出土医书所记载的一些临床实例及临床理论进行加工收拾,汲取古人才智,发掘开宣布一些能应用于临床的中药合剂等。
此外,将马王堆出土医书进行通俗易懂的翻译、注释于一体而出版发行,便利读者阅览。
3.3 打造马王堆中医药文明品牌
以马王堆汉墓所出土的特有医书文献为载体,争夺相关部分的大力支撑,以兴办马王堆中医药文明节的方式作为渠道,全力宣扬马王堆的中医药文明,为发明马王堆中医药文明品牌奠定坚实根底。
3.4 主张立项
相关政府部分应注重马王堆中医药文明旅行价值及开发,给予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在社会科学和天然科学两方面立项,使马王堆中医药文明旅行得到全面大力开发。
参考文献:
[1] 关晓光,隋小平,王一静,等.马王堆脉证联系的研讨发现[J].中医药学报,2013,41(7):81-82.
[2] 石全服,王宫博.从马王堆医书到《黄帝内经》看经络辨证的前期开展[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1):46-47.
[3] 林伯欣,李建民,林昭庚.从马王堆医书看先秦生理观[J].中华医史杂志,2008,38(1):19-23.
[4] 高也陶.马王堆医书与《黄帝内经》成书上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21(3):28-31.
[5] 杨仕哲.马王堆医书的解剖学常识[J],中华医史杂志,2010,40(1):25-28.
[6] 陈光田.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学材料的分类与价值[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39(3):121-125.
[7] 陈小平,何清湖.依据民生视觉的中医药文明研讨——以马王堆摄生文明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2(2):76-83.
(收稿日期:2014-05-10)
(修回日期:2014-06-22;修改:梅智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