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岩
【摘要】意图 依据心血管内科护理作业现状,探求优质护理形式在其间的使用作用。办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讨目标,将其随机分为调查组(优质护理形式)和对照组(惯例护理形式),比照两组患者的医治和康复作用。成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有功率显着比调查组低,调查组患者的均匀住院时刻、临床症状消失时刻,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定论 优质护理形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作业中使用作用明显,主张在临床上予以推行。
【关键词】优质护理形式;心血管内科;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3..01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作业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医治作用,联系到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安全。依据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实践病况,从人性化的视点动身,树立优质护理形式,以进步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医治与康复[1]。为探求优质护理形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作业中的作用作用,本次研讨选取患者130例分组调查,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患者130例作为研讨目标,将其依照数字表法分为调查组、对照组,各65例。调查组男41例,女24例,年纪55~84岁,均匀年纪(67.4±6.3)岁;其间冠心病19例,高血压28例,心力衰竭8例、心肌炎7例以及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3例。对照组患者男性37例,女人28例,年纪28~67岁,均匀年纪(42.2±4.4)岁;其间冠心病20例,高血压31例,心力衰竭6例、心肌炎6例以及其他类型心血管疾病2例。对两组患者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
1.2 研讨办法
一切患者分组后,对照组行惯例护理形式,调查组行优质护理形式,详细护理办法如下:①心思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求热心予以招待,并赶快与之了解,并向其介绍病区环境、责任护理及主治医师。增进护患间的沟通和沟通,树立杰出的护患联系。护理人员需求常常问询患者的感触,结合其临床材料,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思状况。经过对话和攀谈的办法进行健康宣教,遍及心血管疾病的相关常识,做到通俗易懂,要言不烦,协助其放松心态,进步其予以医治的决心[2]。②安全办理:护理人员需求仔细实行其责任,加强病房巡视及病况调查,不遗漏任何一处细节。筛查其间存在的危险要素,评价危险事情发作的可能性,及时采纳预防办法,以保证患者的安全。③康复辅导:心血管疾病的医治是一个绵长的进程,很难一次性治好,需求在出院前给予患者康复辅导,奉告其康复进程中相关注意事项,首要环绕饮食、用药以及日常活动等多个方面。定时进行随访,以了解患者的医治康复状况[3]。
1.3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剖析处理,计数材料以百分数(%)表明,选用x2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结 果
经过不同形式进行护理后,对照组医治的有功率为81.5%(53/65),调查组医治的有功率为92.3%(60/65),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调查组均匀住院时刻(4.35±1.29)天,临床症状消失时刻(7.21±1.92)天;对照组均匀住院时刻(7.63±2.45)天,臨床症状消失时刻(10.85±2.36)天,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以及心肌炎等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高发于中老年人群傍边,其严峻损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并存在致残和致死的危险。心血管疾病的病程绵长,往往久治不愈,简单诱发多种并发症。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治进程中,需求给予患者以更为优质的护理效劳,进步临床医治作用。加强对患者病况和体征的调查,经过剖析的患者的病况状况行针对性医治,奉告患者要坚持达观的心态,有杰出的生活办法才干促进病况的康复。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和心思健康,给予其心思护理、安全办理及康复辅导。使患者坚持杰出的身心状况,进步其关于医治的依从性,下降不良事情的发作率,为患者供给了安全保证,协助其赶快的康复[4]。
综上所述,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作业中,优质护理形式的使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的进步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医治和护理作用,协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巧萍.优质护理效劳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使用剖析[J].我国卫生工业,2015,12(21):95-97.
[2] 靳凤香.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形式的使用作用调查[J].我国医药攻略,2014,12(11):344-345.
[3] 刘传芬.优质护理效劳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使用[J].心血管病防治常识(学术版),2014,(06):93-95.
[4] 周 萍.讨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效劳的使用作用[J].我们健康(学术版),2014,8(2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