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盛基
丁宝桢是晚清名将,1863年调任山东按察使。履职前,需去僧王僧格林沁处签到。但他传闻身为皇亲国戚的僧王居功自傲,接见副省级以下的官员从来不设座。
丁宝桢听了不悦,连最少的礼仪都不讲,也太无理了吧?不可!我可不能这么没庄严,有必要为自己争个座位。但也不敢开罪,所以造次不得,以免惹祸上身。简略了解了僧格林沁的性格特点之后,丁宝桢想出了一个计谋。
全部预备稳当,丁宝桢来到了僧王行辕,将自己的片子递给门卫,奉告求见僧王。门卫正要进去通报,丁宝桢叫住了他,一再吩咐:“见到僧王,你就说丁宝桢求见。假如让我坐着说话呢,那就见,假如不让我坐,就别见了,也省了这套程序。”门卫心惊胆战,两眼直勾勾地瞅着丁宝桢,好像在说:你这人胆子也太大了吧?谁不知僧王的脾气?哪有敢跟他较劲的?所以,就闪烁其词地说:“丁大人,这——恐怕不当吧?”丁宝桢说:“你就这么说。”门卫进去,依照丁宝桢教的话照实通报。
没想到,僧格林沁听到通报后不光没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大夸丁宝桢:“好家伙!姓丁的比我强。”说完,满脸堆笑迎出门外,盛大接见了丁宝桢。进屋后,指着预备好的座位对丁宝桢说:“请坐吧!你说还真怪了,那些投合适应的人我都没给座,你有备无患,我却是喜爱了。哈哈!哈哈哈哈!”
赢得庄严,不是奴颜屈膝看人家的脸色,而是笔挺腰杆让自己有“脸色”,有胆气。











